2014能源年会暨第六届能源企业高层论坛今天在北京召开,本年度主题为能源改革与转型升级。已连续多年成功举办的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今年吸引到了包括中石化、国电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华能集团、国核技等各大能源企业的主要领导参加。
与会的各大能源企业领导和政府高层探讨了新常态下中国能源企业应对新形势及国企改革等一系列最新问题。现摘录部分精彩言论与诸位读者分享。
“油价现在迎来“九连跌”,这对我们开车的朋友们来说很舒服,但是我们企业来说就很困难了。中石化目前库存大概是3000多万吨,油价下跌之后,库存的价值大幅度降低,对企业的经营来说,面临着很多困难。”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志刚
被长期质疑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终于让广大民众感受到了好处。但是在一片油价低迷有利于中国的声音之中,中国石油企业是少数对于油价下跌表示负面情绪的群体。
在中国石油产业上下游开放程度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中国石油企业确实有理由对油价下跌带来的成品油暴跌感到担忧。但是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何对于价格的制定,需要完全以国际原材料的价格为基准,而完全不去考虑市场供求呢?
“在新常态大背景下,神华虽然能保持了盈利,但是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品牌认知度还不够高,品牌价值也体现不足等等,这些指标都是一个世界一流企业,一个行业的标杆企业应该有的基本元素,只有靠转型,靠升级才能够实现。”
——神华集团副总经理王晓林
强若神华如今都已经难以抵挡煤市低谷带来的负面影响。上个月出台的煤炭进口关税的恢复可以看做是煤炭利益集团近两年来为自身利益奔走取得的积极效果。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进口关税的恢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内煤炭市场不平衡的问题,也就意味着无法挽救煤市低谷。而煤炭的利益集团又是否考虑过,与其打压进口煤炭又无显著效果,不如早些进行企业转型,既能找到更多的盈利模式,又保护了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
“新能源我认为发展不上去,就跟我们的改革不到位有关系。”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
国宝主任一番话不免让人感觉过于犀利。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现行体制的制约。
“倒卖路条”最近被发改委连续发文禁止,这实际上就是改革不彻底不到位的体现。尽管发改委不再审批新能源项目,但是对于各省规划依然有限制。这就导致路条在市场上成为了“有价证券”。如此啼笑皆非的事情恐怕也只有在中国才能出现。
电改重启之后,中国能源体制改革可谓全面开启。能源改革突破深水区?不同领域的改革又有哪些各自难题?在11月28日召开的2014能源年会暨第五届能源企业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在此,我们特收录部分精彩观点,与诸位分享。
“在能源投资、项目审批领域,中央、地方政府对能源建设干扰过多,存在一些非经济性的目标要求能源企业去执行的情况,造成地方利益、行业利益的分隔。对总量、布局、结构、运行的各种优化,都因为体制性的障碍实行不了。”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周大地
能源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解决行业过剩问题以及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尽管中央已经为能源战略确立了框架,但真正向下落实还存在难度。
从根本上说,如果能源管理体系不进行彻底改革,仅仅是下放一些项目审批权抑或是一味批评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不合理性,改革效果可想而知。
“油气领域上游只有4家企业可以从事油气的勘探和开发,这是法律制度的安排。现在60%的石油靠进口,我们是一个供应短缺的国家,在这个形势下把它作为战略资源进行特殊的安排行不行?要不要突破?
——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赵先良
一直以来,油气上游领域的勘探开发资质是众多民营油企进入的“玻璃门”,同时也是民营炼化和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天花板”。由于存在政策性障碍及行业垄断等问题,我国民营石化企业的发展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而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逐年提升的现实,不得不令决策者深思,不妨在石油上游的勘探开采领域,给民营企业撕开一道口子。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就是在“分”和“统”下展开的。“分”和“统”就像人的两只脚一样,“分”走一步,“统”必须要跟上,而且迈的步伐要均匀。在我们国家,“统”这只脚对于维持电力行业的高效,协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统”具体展开体现在哪里?就是监管要到位,行业自律要到位,竞争要有效。”
——中电联行业规划与统计信息部副主任 游敏
我们不能否认,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发电和电网环节的分开促进了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时至今日,再提电改,虽然保证电力供给安全是前提条件,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畏惧切分。
在即将放开的电网两端,民营企业的进入有利用我们摸清电网配、售环节的成本,即便此前电网的封闭和不透明给带来进入带来一些障碍,但“摸着石头过河”也是一个进步。